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科研团队 > 实验员

1、胡浩

姓名:胡浩

研究专业和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

个人简介:胡浩(1990.1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实验师,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师。

代表性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2、张贵生

姓名:张贵生

研究专业和方向:矿山安全与装备、数字孪生技术

个人简介:张贵生(1990.10-),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实验师,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师。

代表性成果: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国家矿山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校专利转化培育项目1项、校青年教师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面上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项目6项;重点参与“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高海拔矿井急倾斜煤层局部瓦斯富集区基础理论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等重大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2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6项,专利转化1项。

主讲《电工电子技术》、《无线通信》等3门理论课程和2门实验课程,主持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安徽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1项、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2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中文核心1篇)。


3、李少波

 

 

姓名:李少波

研究专业和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个人简介:李少波(1990.11-),男,安徽宿州人,硕士,实验师,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师。

代表性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5篇,第一作者授权国内发明专利4项,美国等国际发明专利4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4、倪廉钦

姓名:倪廉钦

研究专业和方向: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个人简介:倪廉钦(1991.06-),男,安徽淮南人,硕士,实验师,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师。

代表性成果: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期刊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