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人才孙琪真教授莅临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平松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场
座谈交流在实验室一号会议室举行。张平松对孙琪真教授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在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他指出,孙琪真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方向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高度契合,期待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优势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联合攻关。
孙琪真对我校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赞赏我校近年取得的突出成绩。她介绍了其团队近年研究方向及相关成果,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围绕煤矿全域时空信息精准感知、采掘运智能化运维保障、装备群与智能化巨系统安全监测等方面,推动双方在重大项目申报和标志性成果培育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孙琪真教授在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分布式光纤传感及智慧感知应用》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孙教授深入剖析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监测、地球物理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前景,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在微结构散射增强光纤及分布式传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包括离散散射增强光纤及声压增敏光缆、连续散射增强光纤及多纤复合光缆、高密度混合编码微结构光纤等的结构特点和增效机理,及基于特种光纤的分布式声波、应变、形状和温度等多参量传感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互动环节,孙教授同在场师生就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展开深入探讨,并对现场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与会师生表示,本次报告既展现了学科前沿动态,又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科研工作带来重要启发,期待未来开展更多高水平学术交流。
孙琪真教授讲座现场(摄影:许时昂)
孙琪真,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IEEE传感与系统中国专委会主席、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物联网接入工程中心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微纳结构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研究,入选国家杰青、优青、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和湖北省创新群体等,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等。先后在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PhotoniX, Opto-Electronics Advances和Optica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5项,特邀报告50余次,参编4项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2项团体标准。研究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创新一等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科技奖励7项。
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有关负责人,学校青年教师和200余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